第一百三十二章 如夢令
關燈
小
中
大
酒,自古以來人皆喜之,幾乎從洪荒時代已在大地出現。不管你愛它也好,恨它也好,酒總是在日常生活中與人解下了不解之緣。
酒,以其“水的形,火的性”,征服了千千萬萬的人。尋常百姓家,濁酒一碗,舒筋活血、去憂解乏,其作用與功效自不必說,在頗有眼光或頗有生活情趣的文人墨客筆下,更給酒添上了神秘的色彩,使酒不單單是口舌之享受,更成了精神寄托之寓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不但是文人墨客、尋常百姓,就連高居廟堂之人,則視酒為“政治飲料”,無論是外交還是內政,無論是勞軍還是治吏,常以酒作搭橋,以酒潤滑,因此歷朝歷代,以酒為媒,或折沖樽俎,或乘酒賦詩,而功成名就者是大有其人。因酒而亂德敗行,失政誤國以致殞命者也是大有人在。
酒成為宋人喜愛的飲品,每逢佳節、親朋聚會、宴饗賓客、喜慶豐收、婚喪嫁娶,皆少不了它,其於日常生活飲食之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來來來,翰韌兄你我兄弟再飲三樽。”曾公明端起一樽酒對李三堅說道。
“痛快,痛快,許久未如此痛快過了。”李三堅將樽中酒一飲而盡道。
李三堅與曾公明在黃渙的住處也喝過酒了,可在黃渙面前二人均不敢放開了飲酒,只是淺嘗輒止,哪裏像現在這樣,在曾公明的居所,兩兄弟放開了暢飲,喝了個好不痛快。
“堂前玉友似江淮,頻送詩豪未自由。酌盡金鯨雲母幌,迎歡深勸屬一游。”此時李三堅已經有些喝大了,於是就乘興賦詩一首。
李三堅將曾公明比作江淮,形容兩人友情如江河般的深厚,使得曾公明心中大喜,連連大聲喝彩道:“翰韌兄文采依舊,果然是我嶺南大才子也。”
嶺南大才子?李三堅聞言翻了個白眼,當年在開封府之時,李三堅就博得了嶺南才子之名,可隨後就貢舉下第,不得不說這成為了一個極大的諷刺,李三堅的嶺南才子之名,已經成為了其餘學子的笑柄,茶餘飯後,均是以此為樂,對此,李三堅多少還是有些耳聞的。
“我就是一介下第落魄的平常學子,何來才子之說?”李三堅苦惱的又喝了一樽酒後說道。
李三堅是一介白丁,此時就連曾公明也不如了,曾公明好歹也是宋之官吏,可李三堅卻是白衣素身,一無所有。
“哈哈”曾公明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翰韌兄不必如此灰心喪氣嘛,別人不知道,弟還不知道你嗎?哥哥就如南阜之鳥,不蜚則已,一蜚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到時候哥哥傲視天下,可別忘了兄弟我啊。”
李三堅聞言頓時哭笑不得,這家夥居然將自己比作是南阜之鳥?
“放心吧。”李三堅心情稍緩,看著曾公明說道:“到時候忘了誰,也不會忘了你這個鳥人。。。”
“哈哈”曾公明是越笑越歡暢了,連連呼喚李三堅飲酒。
“哥哥,今日讓你見個人。”曾公明越喝越高興,於是醉醺醺的對李三堅說道。
“何人啊?你我兄弟二人暢飲,何必讓外人參與?”李三堅端起一樽酒詫異的問道。
“哎,哎,此人可不是外人呢,哥哥你等著。”曾公明隨後不理李三堅詫異的神情,搖搖擺擺的站起身來,走到堂屋門口說道:“種五娘,快快進來拜見哥哥。”
片刻之後,一名身材嬌小的黃衣年輕女子在李三堅驚疑的眼神之中緩步走進了堂屋,向著李三堅福了一福道:“奴家拜見大伯。”
黃衣女子面目姣好,身材極為嬌小,與曾公明肥胖碩大的身軀站在一起,仿佛是美女與野獸般的,又似高山與流水般的,倒也有些詩情畫意。。。
“不敢當,不敢當。”李三堅嚇得站了起來,連連問道:“小娘子這是。。。?東林,她是何人啊?”
難道曾公明認為兩人喝酒不夠盡興,又使歌妓或舞妓前來助興嗎?可這也不像啊,一般歌妓或舞妓助興必然要攜帶一些歌舞的家夥什,並且也很少是一人前來的,李三堅心中納悶不已。
“哈哈,此為弟之渾家。”曾公明哈哈大笑道。
渾家?李三堅聞言被嚇了一跳,曾公明他還不到二十歲啊,就有了渾家了?
看不出這個小胖子倒是有些本事,居然找了個如此水靈的姑娘,李三堅心中暗道。
“五娘,快點給哥哥斟酒。”曾公明隨後吩咐種五娘道:“我跟你說啊,我這個哥哥可是當年的解元呢,乃是少年英才呢。”
“嗯,官人說的是。”種五娘擡頭看了李三堅一眼,隨後捧著一壺酒走到了李三堅之側,將李三堅的酒樽倒滿。
“有勞了,有勞了,我自己來就行了。”此時的李三堅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簡直是坐立不安的,狠狠的瞪了曾公明幾眼,簡直不知道他是何意?
就算兩人親如兄弟,可喝酒飲宴之時也不能讓內眷參與啊,男女有別,豈能讓自己的渾家與他人相見?
“哥哥不必如此嘛。”曾公明倒是像看穿了李三堅的心思般的,於是笑道:“種五娘是我未過門的妻呢,又不是外人,哥哥不必如此局促啊,隨意便是。”
曾公明回到嶺南,年滿十九歲之時,家中就給訂了一門親事,是種氏家族之人,是宋大姓種氏的旁支,遷居嶺南已有數代,雙方已經定親,就差成親最後一步了,過完明年旦日,在曾公明年滿二十之後就成親。
嶺南是漢夷雜居之地,相對來說,不太看重漢人的禮法,因而種五娘有時候就來曾公明的居處照顧他的起居。
“哥哥,兄弟我馬上就有家室了,哥哥你何時才有落腳之地啊?”曾公明隨後大大咧咧的、得意的問向李三堅。
“喝酒,喝酒,你我喝酒便是,問那麽多作甚?”李三堅聽到曾公明的話,不由得又想起了李清照,李清照清麗的身影此時在李三堅腦海之中浮現,使得李三堅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甜蜜的微笑。
此次貢舉事了,也該向李府提親了,李三堅心中暗暗思忖道。
。。。。。。。。
“李公,請滿飲此樽。” 權吏部侍郎、中書舍人、給事中趙挺之住宅,趙挺之端起一樽酒對李格非說道。
“同飲,同飲,趙相公請。”李格非也回禮道。
兩人同時將樽中酒一飲而盡,隨後兩人愉快的交談,賓主相談甚歡,表面之上宴飲氣氛是融洽的不能再融洽了,兩人就如同多年未見的好友般的,互相說著話。
不過此僅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李格非心中是疑惑萬分。
趙挺之是什麽人?趙挺之是吏部侍郎、中書舍人、給事中,是朝廷重臣,距離宰執僅一步之遙,說不定要不了多久,趙挺之就將成為朝廷宰執,執掌大權。
而李格非此時已調任吏部員外郎,雖也是朝廷大臣,且官職品級並不低,可其卻是無關痛癢、可有可無的,在朝堂之中的地位,李格非與趙挺之不可同日而語,不但如此,李格非還是趙挺之的屬官。。。
此時趙挺之忽然宴請李格非,使得李格非是受寵若驚,同時李格非心中是疑惑萬分,不知道趙挺之為何忽然行此舉?
最為關鍵的是李格非是元祐黨人, 紹聖元年,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格非被罷官免職,隨後外放。紹聖三年,李格非才又重新回到了朝廷中樞。
而趙挺之卻是力主紹述之說,排擊元祐諸臣是不遺餘力,與蘇軾、黃庭堅等人氏積怨甚深。
兩人政見相左,按常理應該是勢若水火,互相視作仇寇,就算不如此,也是老死不相往來的。
“趙少宰,今日你喚下官前來,到底所為何事?”李格非是個直性子,心中藏不住事,於是放下酒樽,開口問道。
趙挺之聞言微微一笑道:“文叔何故如此?今日本官不為別的,只因你我二人乃是同鄉,因而請文叔於此地敘敘同鄉之誼,豈不快哉?”
算了吧,李格非心中暗道,當初你與章惇一同將自己攆出朝堂,為何就不念同鄉之誼了?現在開口閉口就是同鄉之誼,鬼才信你,肯定是趙挺之另有目的的。
李格非,字文書,是齊州章丘人氏,而趙挺之是密州諸城人,兩地相隔不遠,同屬宋京東東路,可以算作是同鄉。
“趙少宰乃是前輩才學之士,下官怎敢與少宰以同鄉自居?”趙挺之不提到底是為了何事,李格非也不好繼續問下去了,於是隨口應和道。
趙挺之是熙寧三年的進士,而李格非於熙寧九年進士及第,比趙挺之晚了整整六年,出道時間要晚得多,因而李格非以前輩稱呼趙挺之。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賓主盡歡之後,趙挺之忽然念起了一闕詞。
李格非聞言頓時心驚不已,這首詞不是自己的獨生女兒李清照所做的“如夢令”嗎?難道這就是他的目的?李格非心中暗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酒,以其“水的形,火的性”,征服了千千萬萬的人。尋常百姓家,濁酒一碗,舒筋活血、去憂解乏,其作用與功效自不必說,在頗有眼光或頗有生活情趣的文人墨客筆下,更給酒添上了神秘的色彩,使酒不單單是口舌之享受,更成了精神寄托之寓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不但是文人墨客、尋常百姓,就連高居廟堂之人,則視酒為“政治飲料”,無論是外交還是內政,無論是勞軍還是治吏,常以酒作搭橋,以酒潤滑,因此歷朝歷代,以酒為媒,或折沖樽俎,或乘酒賦詩,而功成名就者是大有其人。因酒而亂德敗行,失政誤國以致殞命者也是大有人在。
酒成為宋人喜愛的飲品,每逢佳節、親朋聚會、宴饗賓客、喜慶豐收、婚喪嫁娶,皆少不了它,其於日常生活飲食之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來來來,翰韌兄你我兄弟再飲三樽。”曾公明端起一樽酒對李三堅說道。
“痛快,痛快,許久未如此痛快過了。”李三堅將樽中酒一飲而盡道。
李三堅與曾公明在黃渙的住處也喝過酒了,可在黃渙面前二人均不敢放開了飲酒,只是淺嘗輒止,哪裏像現在這樣,在曾公明的居所,兩兄弟放開了暢飲,喝了個好不痛快。
“堂前玉友似江淮,頻送詩豪未自由。酌盡金鯨雲母幌,迎歡深勸屬一游。”此時李三堅已經有些喝大了,於是就乘興賦詩一首。
李三堅將曾公明比作江淮,形容兩人友情如江河般的深厚,使得曾公明心中大喜,連連大聲喝彩道:“翰韌兄文采依舊,果然是我嶺南大才子也。”
嶺南大才子?李三堅聞言翻了個白眼,當年在開封府之時,李三堅就博得了嶺南才子之名,可隨後就貢舉下第,不得不說這成為了一個極大的諷刺,李三堅的嶺南才子之名,已經成為了其餘學子的笑柄,茶餘飯後,均是以此為樂,對此,李三堅多少還是有些耳聞的。
“我就是一介下第落魄的平常學子,何來才子之說?”李三堅苦惱的又喝了一樽酒後說道。
李三堅是一介白丁,此時就連曾公明也不如了,曾公明好歹也是宋之官吏,可李三堅卻是白衣素身,一無所有。
“哈哈”曾公明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翰韌兄不必如此灰心喪氣嘛,別人不知道,弟還不知道你嗎?哥哥就如南阜之鳥,不蜚則已,一蜚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到時候哥哥傲視天下,可別忘了兄弟我啊。”
李三堅聞言頓時哭笑不得,這家夥居然將自己比作是南阜之鳥?
“放心吧。”李三堅心情稍緩,看著曾公明說道:“到時候忘了誰,也不會忘了你這個鳥人。。。”
“哈哈”曾公明是越笑越歡暢了,連連呼喚李三堅飲酒。
“哥哥,今日讓你見個人。”曾公明越喝越高興,於是醉醺醺的對李三堅說道。
“何人啊?你我兄弟二人暢飲,何必讓外人參與?”李三堅端起一樽酒詫異的問道。
“哎,哎,此人可不是外人呢,哥哥你等著。”曾公明隨後不理李三堅詫異的神情,搖搖擺擺的站起身來,走到堂屋門口說道:“種五娘,快快進來拜見哥哥。”
片刻之後,一名身材嬌小的黃衣年輕女子在李三堅驚疑的眼神之中緩步走進了堂屋,向著李三堅福了一福道:“奴家拜見大伯。”
黃衣女子面目姣好,身材極為嬌小,與曾公明肥胖碩大的身軀站在一起,仿佛是美女與野獸般的,又似高山與流水般的,倒也有些詩情畫意。。。
“不敢當,不敢當。”李三堅嚇得站了起來,連連問道:“小娘子這是。。。?東林,她是何人啊?”
難道曾公明認為兩人喝酒不夠盡興,又使歌妓或舞妓前來助興嗎?可這也不像啊,一般歌妓或舞妓助興必然要攜帶一些歌舞的家夥什,並且也很少是一人前來的,李三堅心中納悶不已。
“哈哈,此為弟之渾家。”曾公明哈哈大笑道。
渾家?李三堅聞言被嚇了一跳,曾公明他還不到二十歲啊,就有了渾家了?
看不出這個小胖子倒是有些本事,居然找了個如此水靈的姑娘,李三堅心中暗道。
“五娘,快點給哥哥斟酒。”曾公明隨後吩咐種五娘道:“我跟你說啊,我這個哥哥可是當年的解元呢,乃是少年英才呢。”
“嗯,官人說的是。”種五娘擡頭看了李三堅一眼,隨後捧著一壺酒走到了李三堅之側,將李三堅的酒樽倒滿。
“有勞了,有勞了,我自己來就行了。”此時的李三堅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簡直是坐立不安的,狠狠的瞪了曾公明幾眼,簡直不知道他是何意?
就算兩人親如兄弟,可喝酒飲宴之時也不能讓內眷參與啊,男女有別,豈能讓自己的渾家與他人相見?
“哥哥不必如此嘛。”曾公明倒是像看穿了李三堅的心思般的,於是笑道:“種五娘是我未過門的妻呢,又不是外人,哥哥不必如此局促啊,隨意便是。”
曾公明回到嶺南,年滿十九歲之時,家中就給訂了一門親事,是種氏家族之人,是宋大姓種氏的旁支,遷居嶺南已有數代,雙方已經定親,就差成親最後一步了,過完明年旦日,在曾公明年滿二十之後就成親。
嶺南是漢夷雜居之地,相對來說,不太看重漢人的禮法,因而種五娘有時候就來曾公明的居處照顧他的起居。
“哥哥,兄弟我馬上就有家室了,哥哥你何時才有落腳之地啊?”曾公明隨後大大咧咧的、得意的問向李三堅。
“喝酒,喝酒,你我喝酒便是,問那麽多作甚?”李三堅聽到曾公明的話,不由得又想起了李清照,李清照清麗的身影此時在李三堅腦海之中浮現,使得李三堅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甜蜜的微笑。
此次貢舉事了,也該向李府提親了,李三堅心中暗暗思忖道。
。。。。。。。。
“李公,請滿飲此樽。” 權吏部侍郎、中書舍人、給事中趙挺之住宅,趙挺之端起一樽酒對李格非說道。
“同飲,同飲,趙相公請。”李格非也回禮道。
兩人同時將樽中酒一飲而盡,隨後兩人愉快的交談,賓主相談甚歡,表面之上宴飲氣氛是融洽的不能再融洽了,兩人就如同多年未見的好友般的,互相說著話。
不過此僅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李格非心中是疑惑萬分。
趙挺之是什麽人?趙挺之是吏部侍郎、中書舍人、給事中,是朝廷重臣,距離宰執僅一步之遙,說不定要不了多久,趙挺之就將成為朝廷宰執,執掌大權。
而李格非此時已調任吏部員外郎,雖也是朝廷大臣,且官職品級並不低,可其卻是無關痛癢、可有可無的,在朝堂之中的地位,李格非與趙挺之不可同日而語,不但如此,李格非還是趙挺之的屬官。。。
此時趙挺之忽然宴請李格非,使得李格非是受寵若驚,同時李格非心中是疑惑萬分,不知道趙挺之為何忽然行此舉?
最為關鍵的是李格非是元祐黨人, 紹聖元年,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格非被罷官免職,隨後外放。紹聖三年,李格非才又重新回到了朝廷中樞。
而趙挺之卻是力主紹述之說,排擊元祐諸臣是不遺餘力,與蘇軾、黃庭堅等人氏積怨甚深。
兩人政見相左,按常理應該是勢若水火,互相視作仇寇,就算不如此,也是老死不相往來的。
“趙少宰,今日你喚下官前來,到底所為何事?”李格非是個直性子,心中藏不住事,於是放下酒樽,開口問道。
趙挺之聞言微微一笑道:“文叔何故如此?今日本官不為別的,只因你我二人乃是同鄉,因而請文叔於此地敘敘同鄉之誼,豈不快哉?”
算了吧,李格非心中暗道,當初你與章惇一同將自己攆出朝堂,為何就不念同鄉之誼了?現在開口閉口就是同鄉之誼,鬼才信你,肯定是趙挺之另有目的的。
李格非,字文書,是齊州章丘人氏,而趙挺之是密州諸城人,兩地相隔不遠,同屬宋京東東路,可以算作是同鄉。
“趙少宰乃是前輩才學之士,下官怎敢與少宰以同鄉自居?”趙挺之不提到底是為了何事,李格非也不好繼續問下去了,於是隨口應和道。
趙挺之是熙寧三年的進士,而李格非於熙寧九年進士及第,比趙挺之晚了整整六年,出道時間要晚得多,因而李格非以前輩稱呼趙挺之。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賓主盡歡之後,趙挺之忽然念起了一闕詞。
李格非聞言頓時心驚不已,這首詞不是自己的獨生女兒李清照所做的“如夢令”嗎?難道這就是他的目的?李格非心中暗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